第325章
书迷正在阅读:[娱乐圈同人] 你是那颗星、[综英美] 阿蝙代餐猫被动狂点治愈、[咒回同人] 和最讨厌的前辈结婚了、[家教] 睡了雨守后我们交往了、[排球少年] 我在乌野带傻子的那些事、[西幻同人] 三千银币夫人、[历史同人] 天幕剧透后秦始皇手握封神榜、灯火玫瑰、试吻蔷薇、渡江
??韩信是小孩子,说话实在。 ??而且还是聪明的小孩子,说话更加是直中命门。 ??韩信:“再说了,那一千万黔首现在不必购置布料、衣物。但是如果让他们富有起来之后,难道不会在得体的外衣之内,再置办几件舒适、保暖的中衣和内衣去穿?” ??即便是自给自足的经济,也能在种植五谷粮食之外,有空闲和地方自己植麻养蚕,自己纺织布匹、裁衣缝裤。 ??对啊! ??现阶段需求饱和了,就创造财富,使黔首富有起来,那不就又有新需求了! ??“是我着相了!”周邈犹如当头棒喝。 ??他还在用后世固有的市场经济思维看待当下,结果就闹了个笑话。 ??一时都没想到,此时不过是奴隶制都还残余的封建社会早期啊,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都还稚嫩。 ??退一步说,会在原始社会中,因为赠送了野人一年的食物,而去思考食物的市场饱和,食物通货膨胀了吗? ??又不发展市场经济,供需关系、通货膨胀,这些东西有影响。 ??但只是微小的影响,并没那么严重! ??正如王贲所说:那又如何?不是好事吗? ??对啊,是好事啊! ??至于兵仙崽说的,让黔首们富有起来,才是他们应当做的! ??仙使大受打击…… ??仙使重振旗鼓! ??大秦君臣:……仙使心性,果然不必担心。 ??顿悟的周邈豁然开朗,大放厥词:“既然需求饱和不是问题,至于通货膨胀,也管他三七二十一呢!” ??“反正普通黔首家无余财,通货膨胀就膨胀呗!自给自足根本碍不着我们,财产贬值的都是富户、大富户!” ??谁见后世偏远贫穷的普通农民,在乎过通货膨胀吗? ??只有那些有存款、有房产和其余资产的富裕阶级,才整日担心财产蒸发贬值。 ??周邈的幸灾乐祸显而易见。 ??#他虽然不愁钱花但他自我代入无产阶级!# ??天下最大富户之列,恐怕都在这殿中了。 ??大秦君臣:…… ??不过算了,那些布匹的贬值还伤不了他们的筋骨。 ??但很快,周邈又想到一点:“但是这二百万匹厚棉布,却是发给贫穷黔首的……” ??嬴政果决道:“工装、布匹与口粮,皆分批发放。” ??“工装在冬、春、夏每季发一套。” ??“布匹每月发一匹,除本人留用一二匹布外。其余皆经驰道驿站,按名单发放至郡县家中签收。” ??“若无家人,可寄放官衙,待归乡时再领取。” ??周邈惊讶道:“可是这不是会麻烦吗?” ??虽然现在大秦八方驰道畅通,每隔百里便有一处驿站。 ??但每月二十万匹的棉布…… ??其实也没什么啊!大秦这个国家机器启动,布匹又不重,跟文书寄递差不多! ??二十万,不过就是后世一家网店畅销款的月销量! ??只要始皇陛下不觉得麻烦,那还不是一道圣旨的事! ??二百万匹布看似极多,可分散至天下三十六郡1、千余县,而长城沿线九郡占一半。 ??那么九郡之外的每县也就一百多匹,每月每次也就一二十匹。 ??嬴政目光犀利:“于国于民有利之事,如何能言麻烦?” ??众臣纷纷附和:“正是此理!” ??李斯:“每人十匹棉布,若是一次发放,役夫们的保管也是个问题。等到回乡时,路途上恐难杜绝劫道夺财。” ??而且陛下决定分批发放布匹,原就是为了防止陡然涌入大量布匹,使役夫黔首的布匹贬值。 ??如此每月发放一匹,缓慢释放,便能大大降低和减缓趋势。 ??至少刚开始还能叫得起价,等到后面价跌得狠了,也能留作自用。 ??这大概就是仙使所说的,实物货币的好处了。 ??王绾补充建议:“或许应当另拨数千兵马,专司布匹寄递之事,并严格签收核验文书,以防冒领、侵占。” ??御史大夫冯劫:“那看来臣应该组建御史团,再次巡察天下郡县了。” ??不管如何旨令严明,寄递签收严格,却也难免滋生贪婪。 ??巡察郡县,总能震慑一些贪婪小人。 ??不过,由驰道驿站直接寄递,不经郡县衙署过手,应该能好上许多。 ??况且长城途经郡县,有仙使每月走一轮,就像当初的驰道修建时一样,很少有人敢于贪占这些布匹。 ??保底归还财物,罚为刑徒;上限本人凌迟,夷灭三族。 ??不怕你就来! ??人类一思考,上帝就发笑。 ??周邈一思考,就闹出个笑话。 ??所幸他脸皮厚,现在这个‘笑话’又解决了,便也揭过这一篇了。 ??…… ??周邈最后单击‘工餐’,弹出说明框——! ??第124章 万事俱备,只等开工! ??[精选非转基因、种性稳定的纯天然优质玉米。] ??“嚯!嚯!没想到最后还有个大惊喜!” ??大秦君臣唰地投来期待目光! ??周邈置身众人瞩目之中,揭晓惊喜:“工餐竟然是配发的玉米!” ??“新年抽奖时,抽到的那种玉米!” ??哗! ??殿中气氛于无形间,陡然火热! ??一向温文谨慎的萧何,此时却最激动:“如此一来,岂不是不用耗费两三年时间,今年春暖之时,便能广播至南北各地!”